查看原文
其他

君子之学是为己之学

2017-03-10 王财贵 爱读经



导读

胡适之常警告我们,“双眼自将秋水洗,一生不受古人欺。”你两个眼睛啊,要自己用秋水来洗一洗。什么叫秋水?秋天的水。为什么是秋天的水?秋天雨水少了,溪流中的水渐渐清澈了,所以秋水就是清澈的水。你要用清澈的水来洗你的两个眼睛。


        我们把这个题目定为“为己之学的步履”,君子之风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。走出什么呢?走出一种为己之学。孔子说:“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。”这句话好得很!什么叫古之学者、今之学者?什么叫古今呢?对古、今这两个字,要有特别的了解,不可以直接翻译成古时候的人、现在的人,这样翻就死板啦。古代的人都是“为己”的,孔子说他那时候的人“为人”,那时候的人岂不是我们说的“古之学者”吗?那到底孔子那时候的人是“为己”,还是“为人”?所以这个“古之”、“今之”,在古人的用法是有特殊意义的。“古之”的意思是一种理想中的社会、一种理想中的人物;“今之”呢,是现实上我们所接触的范围。大体说是如此。所以,古、今是虚的,不是实的。有人说儒家有托古的习惯,好像古人都是托古。什么是托古?把理想的社会寄托在古代,认为古代社会都很理想。比如说孔子是“祖述尧舜,宪章文武”,尧、舜、文、武是古代的人;而孟子呢,是“道性善,言必称尧舜”,就是说我们中国历史中最美好、最理想状态在尧舜时代。我们的历史不是越来越走下坡吗?所以有人就讥笑儒家这种历史观是一种“退化的历史观”,这个都是不善读书。你可以说托古,但是为什么托古呢?它其实是一个“立象”的作用。立象,就是立一个象征、立一个标准。所以你不要再去追究,尧、舜这两个人是不是真的德行这么高?他们是不是治国治得这么好?这是一种知识的分析。孔子、孟子他们所提到的尧舜,都是他们心中的尧舜,只是他们心中的理想。而这个理想呢,不能放在现实中,因为现实中找不到理想的人物。所以我们对于学问,有两种看法:一种是历史的真实,一种是我们理想的寄托,这两方面的说法可以同时成立。


       “古之学者为己”,也是一种理想的寄托。也就是说,理想中的人是为己的、理想中的学者是为己的;不过,“今之学者为人”,现实上的学者、现实上的人,大体上都是为人的。什么叫为人?就是做给别人看。做给别人看,有一种是不得已地为人,还有一种是不自觉地为人,就是随波逐流,哪边人多,往哪边去。现实上大家追求什么,一窝蜂;这个不是被逼迫的,但是这也是为人。总之,你丧失了自己,你被逼迫而去求学、而去修德。你丧失了自己啊!你不知道讲学修德是自己的事。而你随波逐流、盲从,你也忘记了自己,你把自己交付给时代的洪流当中,至于自己呢,在哪里?忘记了。像这样子,怎么是一个人生理想的状况呢?所以,“古之学者为己”,为自己。为自己不是自私的意思啊,为人也不是我为人服务,不是这样解释的;这个为己,是为了完成自己。但是怎么完成自己呢?什么才是真正完成自己呢?我在这里提出几个反省的步骤,提出几个检验的标准。


       第一要立志。什么叫作志呢?“志者,心之所之也”,这是一种训诂上的解释。因为志这个字啊,上面是一个“之“,不是士,“之”像草从地上生长出来,有两片叶子;草木的种子从地下冒出来,它能够日渐茁壮,到最后它会完成自我的目的。所以你不要看小草刚长出来,不要小看一个种子刚发芽,它有它的目的,它一长出来,就有机会达到它的目的,这叫“之”。所以知有趋向的意思,也有达成的意思。志的下面是一个心,因此志是“心、之”会意,我们解释成“志者,心之所之也。”你的心有所向往。向往什么呢?向往于一个终点、一个目的。所谓“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”,你有一个终,终就是最后的目的啊,于是你才有一个始;所以不是先有始再有终,是先有终再有始。那么我们现在就可以想一想了,我们到底立了志没有?这样一想啊,人生立刻感觉到非常地迷茫,一片的黑暗,我们这一辈子到底在做什么?你为何而活?因为你不知道人生的目的嘛,没有目的你怎么开始行动呢?所以“事有终始”,这个终就是你的志、你的向;你有这个志向了,你才可以去奋斗,渐渐去完成。这一辈子是不是能够完成,这不是你预先可以问的,但是你没有一个方向,总之是没有完成的那一天!所以什么叫为己之学?你不是先要为自己定一个方向吗?这个方向是自己定的。所以孔子首先要教人立志,孔子说要“志于道”,不是吗?而且说“士志于道,而耻恶衣恶食者,未足与议也。”你如果真的是志于道,你还对于日常生活不如人、对于吃得不好觉得不甘心,甚至感觉到羞耻;孔子说“未足与议也”,你这个人呐,不能够跟你谈人生大道理,也可以说你立这个志是假的啦。所以孟子说:“先立乎其大,则其小者不能夺也。”你先立大志,那些日常生活、一些鸡毛蒜皮的事,它就干扰不到你,“则其小者不能夺也”;所以这个志很重要。如果立了志,确实是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干扰你,孔子就说:“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”所以志在这一个地方就让一个匹夫能够顶天立地。但你不是为了要顶天立地让人来尊敬你,你若想让人尊敬你,就是为人之学了,不是吗?所以志是替自己立、只是从自己立而替自己立,而立这个志要自我去完成,这样子一路过去就是为己之学。那么,请问我们怎么立志?大概有两种方法。一种是任何人他凭着他自己内在的光明,就可以立远大的志向,所以不需要人替你立志、也不需要人教导;这是一种方式。但是你真的能够自发为这个高远的志向吗?你能够自动自发地从你心灵里面,就能够洞见人生的目的、以它做你的人生方向吗?即使可以,我们也不能够这样地自信。所以还有第二种方法,你要“学” ―接受启发。你要以先知、先觉者作为你的榜样,但是这个作为榜样不是你跟着他跑,被他牵着鼻子走;胡适之常警告我们,“双眼自将秋水洗,一生不受古人欺。”你两个眼睛啊,要自己用秋水来洗一洗。什么叫秋水?秋天的水。为什么是秋天的水?秋天雨水少了,溪流中的水渐渐清澈了,所以秋水就是清澈的水。你要用清澈的水来洗你的两个眼睛,“双眼自将秋水洗,一生不受古人欺”啊,你不要被古人所骗啊,不要被古人牵着鼻子走了。咦,满了不起的!我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,了不起!你要明明白白的,不要被古人牵着鼻子走。


       不过很奇怪地,我们又看到别人有不同的说法,比如孟子引用公明仪曰:“周公岂欺我哉?”我们也看到颜渊说:“舜何人也?予何人也?有为者亦若是。”他说,我就要跟着舜学习,舜能够做到圣人,我为什么不能够做到圣人呢?我如果有为的话,我也能够做到圣人。人家问孟子,古代那么多圣人,请问你跟谁学习?孟子说:“乃所愿,则学孔子也。”我就学孔子。你看,公明仪、颜渊、孟子,他们都说我跟着古人学习,但胡适之说“你不可以被古人牵着鼻子走”,请问哪一种说法对?各位,都对啊!这个公明仪、颜渊、孟子,他们怎么学古人呢?是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学古人。他读古人书,心中有所感悟,感悟到古人的境界高、理想实在,他的理想比我更实在、他的境界比我更高,乃至于一下子就体悟到这是无穷的境界、无穷的理想,所以他也是自我体悟啊,也是自我明白啊,他也不是糊里糊涂地拿着古人的鸡毛就当令箭啊,所以两个都对。其实,胡适之的这种说法,教导我们现代的人,不是让我们心地更清明,他有一种恶毒的用意,他叫我们不要信古人。本来不要迷信古人是对的,但是这种恶毒性会引申为我们不走古人那一套,我们应该自己创新一套。的确,知识是日新月异的、精益求精的、后来居上的;但是智慧是一成永成、一定永定的。这两个要分开啊!所以知识你可以常常起怀疑;知识因为有怀疑,你才会更加地去研究,然后发现更明白的道理。至于圣人之道,“舜之居深山之中,与木石居,与鹿豕游,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;及其闻一善言,见一善行,若决江河,沛然莫之能御也。”这一种的人格,你不一定能够超过。你为什么要超过舜呢?你以他为标准就了不起了,对不对?但是,你是不是真的能够读古人的书,而立即受到古人的这个启发呢?也不一定。必须你跟古人有一种感应,至少是你愿意有感应;所以你自己先要有一点点智慧的底子啊,你要有一点点求智慧的真诚啊,你读古人书才能对你有真实的益处。所以孔子说: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”就是孔子在你面前,有时候孔子也不能教你啊,为什么?因为你没有愤悱之情呐,他怎么启发你呢?所以每一个人要先问

自己,要从内心里面兴起一点愤悱之情。什么叫愤悱呢?朱熹解释说:“愤者,心求通而未得之意。悱者,口欲言而未能之貌。”这个愤呐,就是心中有一股非常炽热的、旺盛的一种想要追求人生理想的心理,心中满满的,满满叫作愤。你在愤怒的时候不是心中满满的吗?但是那种是错误的气。真正的浩然之气,是一种天生的原始的气,鼓舞在你心中,但是发不出来。你如果有这个愤之心啊,圣人就可以打开你,所以“不愤不启”,你既愤就能够启。“不悱”呢?你有一些道理含在口里说不出来,一时还没有很明白,这叫悱;“口欲言而未能”,孔子对这种人,就能够发。发也是启的意思啊,开发,能够把他的心灵打开、能够让他内外畅通。所以你要有愤悱之情,圣人才能给你启发。


论语七讲前期内容


第一讲:


《论语》是经典中的经典

孔子与六经

五经的排序与扩充

“经”的地位

忘记圣贤经典,是时代的灾难

亲近了解经典的方法



第二讲:


不懂就不能读经典吗?

读经要从读《论语》开始

凡是经典,对人性都有一个深远的洞见

宗教的苦业意识,佛家、道家与基督教

古今中外,只有儒家这一家是真讲“道德”的



第三讲:


古人讲《论语》采用的方式

解经的“我注六经”与“六经注我”

理解经典的路径——学思并重,仁智双彰

今生有幸生为中国人,我们应当完成当今人类最重要的事!

常思圣人之道——开启生命的无尽藏



第四讲:


孔子心目中的“仁”

观乎圣人,则见天地

先要端正你人生的方向,你才有继续走下去的价值

以仁为核心,以人性为目的



第五讲:


人而不仁,如礼何?人而不仁,如乐何?

圣人制礼的精神

圣人制礼作乐以教化天下

你为什么反对礼乐,有道的时代必然要有礼乐



第六讲:

礼乐是国家的大事,要赶快恢复我们的礼乐传统

任何民族的礼乐反省到最后,精神都是一样的





    倡导教育之本质,让读经变化人生    


⊙版权声明:文章源于网络,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⊙投稿信箱:1838470267@qq.com(欢迎您原创投稿)

⊙责任编辑:依仁(微信号:18511288418)

请长按上面二维码,关注爱读经微信平台


联系我们|15011170557(可加微信)

爱读经读书会|103382880(qq)

爱读经官网|www.idujing.com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